【中国社会科学网】林学军——互利共赢:世界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发布单位:国际商学院 发布时间:2017-05-27

当前世界经济正经受着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国家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工人失业,政府债台高筑。某些国家不从自身找原因,却认为是全球化出了问题,他们重弹贸易保护主义老调。我们正面临全球化的逆流。历来倡导自由经济、鼓吹经济开放的美国,重构贸易高墙;而欧盟的轴心国英国,也选择退出欧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国际经济合作,给世界经济带来曙光。
 
坚持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可贵成果
 
“一带一路”的核心是弘扬古代丝绸之路的互利合作精神,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和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振兴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动全球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包含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是和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
 
从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四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努力,在贸易、投资、交通运输、金融等方面取得许多可贵的成果。
 
贸易方面。据《中国日报》2017年5月8日报道,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额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约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5.9%。而据商务部最新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加快,贸易总额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快于同期中国外贸整体增速。按第一季度进出口增速,预计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较去年大幅增加。
 
投资方面。2017年在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中国企业在建56个合作工业园区,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入区企业1082家,总产值506.9亿美元。
 
交通设施的互联互通方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130多个双边和区域运输协定,涉及铁路、公路、海运等领域。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有356条国际道路客货运输线路、39条“中欧班列”和每周4200个直航航班。德国汉堡港、莱比锡、荷兰鹿特丹、希腊比雷埃夫斯和波兰罗兹等欧洲海陆枢纽,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都焕发出新的生机。
 
金融方面。今年3月,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投行新增包括阿富汗、加拿大在内的13名新成员,成员总数增至70个。其中,加拿大为亚投行第一个北美地区成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9个项目提供17亿美元贷款,“丝路基金”投资达40亿美元,中国同中东欧“16+1”金融控股公司也正式成立。这些新型金融机构的成立,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一带一路”不断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为何要落脚在互利共赢?
 
互利共赢是消除全球贫富差距的工具。当前全球贫富悬殊十分突出,据2016年11月22日瑞信研究院(Credit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发布的《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称,全球底层广大群体(占总人口的73%)仅拥有全球财富的2.4%,而全球最富有的群体(占总人口的10%),却拥有全球资产的86%。贫富悬殊严重,是造成当今世界经济动荡、政治混乱的主要原因。要治理贫富悬殊问题,就必须坚持互利共赢,加强全球经济合作。通过合作,富国帮助穷国发展,穷国向富国学习、借鉴,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互利共赢是摆脱全球经济衰退的良方。当前全球经济衰退,既有本国经济的原因,又有世界经济大环境不好的原因。在美国金融海啸的冲击,以及欧洲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下,不少西方发达国家资金没出路,商品没销路,经济长期低迷。如果积极开展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富国可以扩大投资与贸易机会,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增长;穷国可以利用富国的资本、技术和经验增加国民收入,发展本国经济。
 
互利共赢是战胜全球恐怖主义的武器。全球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大敌,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国家、民族和宗教认为受到西方的压榨,经济不平等,政治受排挤,文化受侵略,因此产生一种复仇的思想,加上一些愚昧、极端的思想煽动,滋生恐怖组织和恐怖的行为。如果各民族间相互包容,各文化间相互学习,各国间携手发展经济,那么就可以铲除恐怖主义的温床,给人类带来和平与安宁。
 
互利共赢是建立全球新秩序的动力。当前全球除了经济问题、安全问题,还有气候治理、环境保护等问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何维护好共同的家园,实现共同发展,需要各国齐心协力。合作共赢是解决我们面临问题的主要动力。只有合作共赢,才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建立良好的世界新秩序。
 
世界经济发展如何实现互利共赢?
 
制定共同目标和纲领。要实现互利共赢,首先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行动纲领,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长远规划。从政府到民间,即由政府的纲领到民间的行动;从点到面,先将典型的成功的地区或项目做成样版,再向区域内其他地区和项目推广;从易到难,即由比较容易达成共识、容易见到实效的项目做起,逐步深入;从实到虚,即由投资贸易向文化交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升级等等。分区域分步骤,逐渐实现共同目标,达到区域共同繁荣。
 
共同协商。“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必须与区域内其他各国共同协商,共谋发展大计。可以利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亚信会议(CICA)、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与东盟“10+1”、亚太自贸区(FTAAP)、亚欧会议(ASEM)等国际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积极推动从双边到多边的投资贸易规则,凝聚共识,化解矛盾,促进区域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共同建设。组建合作企业,根据各方比较优势,提供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组成股份公司,并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运营。在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各国的实际情况,保护当地环境,利用当地资源,聘请当地员工,尊重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为当地百姓谋福利。
 
共享发展成果。从习主席倡议“一带一路”至今,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已经为东道国增加税收10.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17.7万个。习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宣布:未来3年,我国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我国将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我国还将向有关国际组织提供10亿美元落实一批惠及沿线国家的合作项目。参与建设企业也应当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积极为当地百姓献爱心,为当地经济发展做贡献。这些都是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生动体现。
 
共担风险。“一带一路”建设中也存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欢迎世界各国加入“一带一路”建设行列,越多的国家和组织参与,分担的风险就越小,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作者系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际商务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