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建院十五周年展(四)丨人才培养:十五载躬耕育桃李

发布单位:国际商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30

学院坚守“侨校+名校”初心,以“全球视野-中国根基-湾区实践”为经纬,编织起跨校合作、校企协同、学科融合的育人网络。逾万名毕业生怀揣“中国心・世界眼”,在“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壮阔舞台上镌刻足迹,其身影遍布世界500强、国际组织与跨境新业态,用商科智慧赋能湾区升级,践行“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的使命。


多元生源聚国商 五洲学子共逐梦

秉承“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方针,15年间汇聚全球英才:8609名内地学子,连同733名中国香港学子、570名中国澳门青年、146名中国台湾同胞及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共同绘就“融汇中外”的生源画卷。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为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跨界能力的商科人才埋下沃土。



创新培养再提速 品牌活动助成长

以“思政领航、课堂教学、产教融合、科学研究、创新创业” 五位一体模式,构建“思学赛研创”成长闭环。


思政领航:创“三全三立”育人模式,建省级示范项目与新华思政精品课,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让红色基因融入商科学脉。

 


课堂教学:打造“国家级-省级-校级”课程金字塔,7门国家级、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领航,23门校级金课与14门院级培育课筑基,率先推进“人工智能+商科”融合,让传统商学焕发新彩。


 


产教融合:推企业家“三进工程”,育“双师型”团队,“湾区名企课堂”“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品牌深耕十余年,孵化广东省三下乡重点团队、乡村振兴案例二等奖等成果,让实践智慧反哺课堂。


 

 

 


科研筑基:借“焱培班”“科研沙龙”平台,践行“大一筑基 -大二定向-大三出果”理念,十五年来学子在多个中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让学术思维扎根成长。


 


双创破壁:每年斩获20余项教育部认证赛事佳绩,包括“挑战杯”全国三等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铜奖、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全国铜奖等高水平赛事荣誉,见证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优秀学生辈出 校友反哺共绘新图景


学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发展态势亮眼,50%入职世界或中国500强企事业单位工作,涌现一批业界翘楚:珠海华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郑灿榛、厦门雷霆科技首席执行官翟健、广东省侨界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陈焕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吴复申等;30%升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悉尼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成绩居同层次高校前列。


2020年成立的学院校友联谊会,以“忠信笃敬、知行合一”为纽带,构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的校友生态网络,凝聚国商校友力量,通过“校企资源互通、产学研协同创新、捐资助学反哺”三维联动,累计促成校企合作项目十余项、捐赠教育基金逾千万元,推动十几家校友企业与学院共建实践基地,聘任百余名企业家担任实践导师,孵化多个创新创业项目,架起了校友与母校共筑湾区商科新高地的桥梁,彰显“校友兴校、母校强基”的双向奔赴。


 

 


十五载春秋流转,从学院初启时学生们的青涩启航到2025届毕业生们的风华正茂,日月湖畔的晨读声、实验室的讨论声、商战模拟的呐喊声,共同谱就成长序曲。时光会老,而在这里孕育的理想与力量,终将奔赴更辽阔的天地。



曾获主要集体荣誉:

1.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2.广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3.珠海市五四红旗团委

4.珠海市年度慈善组织

5.暨南大学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样板支部

6.暨南大学办公室系统先进集体

7.暨南大学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8.暨南大学五四红旗团委

9.暨南大学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10.暨南大学访企拓岗促就业典型集体

11.暨南大学一站式社区建设先进单位

12.暨南大学征兵工作先进集体

13.暨南大学校友工作先进集体

14.暨南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先进集体

15.暨南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先进单位

16.暨南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集体

17.暨南大学“十佳优秀学院研究生会”

18.暨南大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

19.暨南大学优秀新媒体平台

20.暨南大学文科科研先进集体

21.暨南大学外事工作优秀单位

22.暨南大学国际及港澳台侨交流合作先进单位


结 语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十五载春秋路,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暨南大学的殷切嘱托化为办学实践的铿锵步履。


守正创新,赓续前行。学院依托百年侨校底蕴与商科积淀,以团结奋发的院风为笔,以创新突破为墨,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合作的征程上勇毅前行。


十五载春秋砥砺奋进,新时代再启壮阔征程。从珠海校区拓荒而立,到朝着商科教育标杆迈进,学院将继续扎根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产业发展需求,为推动中国商科教育和培养融通中外的商科人才贡献暨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