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王天卫,男,汉族,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
在你身旁,
时间冷冷地匆匆而往,
模糊了日月,永恒了辰光……
——鲁珀特·布鲁克

(在Great St.Mary 教堂钟楼眺望剑桥)
在教堂悠远的钟声中;在自中世纪到现代建筑的环绕中;在剑桥学子们的陪同下,我迈进了屹立于西方世界的学术圣地——剑桥大学。
在讲座中,教授们挥洒智慧与热情,在有限的时间内力图传授我们最精华的知识;在文化体验活动中,我们品尝红酒、试跳salsa舞、学习高尔夫,品味英国绅士的日常活动;在前往参观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时,大堂悬挂着历史上杰出教授和校友肖像让人顿生对历史的敬重;在课余时间前往剑桥学子家做客时,和当地学子和居民谈笑风生,讨论剑桥的大事小事……短短两周,我的心中已经充满了满满的回忆。但让我体会最深的,往往是剑桥的一些细节。是剑桥对人无处不在的关怀,是当地对阅读痴迷般的热爱,是剑桥大学对于优秀传统的坚守,是对于时间的珍视。
对人无处不在的关怀
仅需二十多分钟的单车车程,即可走遍剑桥的中心地段。但这么小的地方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我们有幸地住进了学院的宿舍,得以参观学院的内部风貌,对学院及大学对于学生的辅助机制有了一定了解。在参观Darwin College时,我发现该学院的通知栏张贴着下面这张海报。它罗列了剑桥学子在校期间可能遇见的问题还有求助的方法。在找人倾诉、身心问题、经济问题等多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对应的帮助。在我居住的Trinity Hall的公告栏里,也有帮助学生获得资助,减轻经济压力的讲座海报。这不禁让我感慨剑桥大学对于学生身心的重视及相关制度的完善。学校自身也有大规模的神职人员,这些人员类似于国内的辅导员,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Darwin学院的海报)
除了剑桥大学对学生的关怀之外,剑桥也有与其规模不相称的书店、剧院、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数量。此外,在剑桥慈善商店比比皆是,如Oxfam、Save the children等。你也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当地的志愿组织和教堂组织的海报。
这一片土地,承载着多少人类的热血和温暖!
对阅读的热爱
“I declare after all there is no enjoyment like reading!”
——Jane Austen
当我拿到10英镑纸币,发现这句话和简·奥斯汀的画像被赫然印在纸币上时,我对这个国家顿时肃然起敬。恐怕世界上,仅有英国把关于阅读的名句印于国家发行的纸币中了吧!
在到达剑桥郡后,我便感受到了当地对于阅读痴迷般的热爱。在等待我们到来前的剑桥学子手里捧着一本书;接送我们的大巴司机的座位上放着一本书;街头的流浪汉也有一本书与他作伴;和我见面的英国友人包里也放着一本Penguin出版的小书…….
剑桥有着一家坚守百余年的二手书店G.David Bookseller。当我步入这家书店时,发现书店里悬挂着历代店员的照片。我发现许多照片上的许多店员都在职三四十年,甚至在这家书店服务终生。在书店漫步时,向着我打招呼的店员也都是带着白丝。为什么一家小小书店对于这些店员们如此有吸引力,以至于奉献终生呢?
“Reading is to live!” 书店里有着这样的标语。或许这就是一种答案。对于店员来说,筛选和传递知识,服务于将书本视为生活必需品的当地人来说,或许是一种无穷的快乐吧。

对于优秀传统的坚守
在讲解剑桥历史和招生制度时,袁博平教授谈到剑桥大学已经很久没有扩招了,其部分原因在于剑桥独特的学院制。
剑桥有31个学院。一名剑桥大学的学生必然也是一名学院的成员。学院相当于学生们的家,它为学生们提供食宿、活动场所、课外的supervision(辅导)等。每一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特色,其历史、财力、声望和着重点都不同。平常不同学院的学生们一同参加由大学学科Department开设的课程。在课后时间,学院根据学生的状况,利用学院的资金高薪聘请学者或在读优秀高年级学生为学生提供一对一或一对二的专门辅导。这种辅导制度,就是一种极其个性化的精英教育制度。同时,学院也为每名本科生配备导师。在期末的时候,不同学院的学生接受大学统一的考试。这样由独立的、分散的学院为学生提供生活条件及精英化学习条件的做法有着很高昂的成本。但其成果也是非常之丰硕。一方面学院能够有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及相关的需求,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很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学院人员和学生培养了坚实的感情纽带,让学生真正能在学院中感到归属感。
在许多大学实现大规模扩招,改革学生培养方法的同时,剑桥大学坚持这种高成本却又精英化的培养方式,不得不说是一种对自身定位的明确,更是一种勇气。

(仍在使用的双面日冕仪)
对于时间的珍视
在参观剑桥大学校园时,圣体学院外的圣体钟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座乍看上去设计清奇的钟实际上有很深的含义。
这个钟坐落于游人如织的街道旁。它没有机械的时针和分针,也没有类似于电子表显示时间的设计,而是用蓝色发光二极管来显示时间。讲解人员称,站在钟上的蚱蜢寓意着时间的吞噬者,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前行”。每隔一分钟蚱蜢的口就会一张一合;每隔15分钟蚱蜢的毒刺就会往上抬起一点;每一小时蚱蜢就会往下一刺,发出类似于链条敲打棺材的声音!对于时间吞噬者来说,它永远在钟表上“走”着,说明时间本身是无限的。但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每当蚱蜢吞噬着时间,我们的生命便跟着缩短了。
据称有许多人对校方斥巨资来建筑圣体钟不满。但对于我来说,把这一个提醒时间在无时无刻流逝着的放于剑桥是非常值得佩服的。即便是看着这篇分享的你,是否也感受到了我们的时光正在被吞噬呢?

(圣体钟)
尾声
在剑桥古色古香的小街道中迷路;和小伙伴们准备Final presentation时产生的头脑风暴;泛舟康河时在舒适惬意之中感受这条河承载的历史;高桌晚宴时的精致与庄重;赶在英国商店关门(很早!工作日可能下午五点就关门!)前逛一逛;和组员们品尝周边的欧式大餐(虽然有时候会吃到不合口味的料理)…….这样美好的两周转瞬即逝。
希望未来,我能够以更丰富的学识,以另外的身份重返剑桥。

(康河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