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考研的千军万马中成功杀出一条血路?如何用学术成绩为大学生活锦上添花?11月13日,在国际商学院新学期举办朋辈经验分享会上,12级金融工程专业的刘博师兄担任主讲人,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师兄开门见山地直奔考研主题。保研首先需要保研资格,而得到保研资格有两种途径,分别是绩点保研和学术保研。在获取了“敲门砖”之后,接下来是选择学校,即本校或985高校。报考其他学校有三种方式:第一是夏令营,学生需要在五月到七月的时间密切关注学校网站信息,投递资料,在被筛选后参加面试;第二是在推免系统开放之前投递资料;第三是在推免系统开放之后投递资料,但是此法有三个学校的数量限制,并只能接受一个OFFER,需要慎重选择。

然后,师兄针对考研向同学们提出建议,即学习成绩是最重要,也是最稳妥的保障。想要增加自己学术保研的竞争力,最好参加竞赛,大创,挑战杯等活动,发表论文,并使绩点排名在班级前百分之三十以内。
之后师兄为我们讲述了自身的经历:随着绩点的不断提高,他也由学术保研转向了绩点保研。在选择学校后,他开始制作材料,攥写个人陈述。经过一系列的准备,他参加了复旦大学夏令营,该夏令营只有面试考核,考核方式为让学生选择六个题目之一,用一天筛选、搜索信息,制作ppt,应对第二天的提问。之后,他又强调了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南开大学的考核中包括的商业银行监管等内容,是需要通过考研教材获取相关知识的。

在最后,师兄认真细致地为有志于学术的学弟学妹们准备了几条实用型的建议,如请老师担当第一作者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或者转投较不注重学历的国际期刊,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填写申请表时应详略得当,突出自主创新,若是国家级的项目申请表至少要达到两万字的篇幅;选题时可以参考社科院的选题规划,及关注时事热点等。春风般的殷切寄语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图:黄堃婷 文:闫墨迪 编辑:文琛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