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优秀学子】道德之星标兵奖--叶鑫

2015-12-29 发布单位:国际商学院

 

星火梦想,爱心公益
 
 
个人简介:叶鑫,女,苗族共青团员,国际商学院,2013级金融工程。大二担任13金工组织委员、国际商学院辩论队教练、暨南大学珠海校区辩论队队员、暨珠创行团队公关经理,现任13金工正班长、暨珠创行顾问。曾获得创行中国站全国赛二等奖、“青春创想秀”两岸大学生社团活动策划大赛二等奖、“毕马威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大赛”暨大冠军及全国五强、“联合利华舒耐营销精英挑战赛”华南赛区优秀合作奖。
 
国际商学院 叶鑫1_副本.jpg
 
我的梦想是愿世界能够因为我、因为你、因为我们的点滴力量,而变得少一点不幸、少一点苦难。愿我们的爱的温暖像阳光一样洒满人间。
 
公益这个词很宏伟,它所蕴含的意义、包含的工作、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它小到捡拾垃圾保护环境,大到改善民生救助生命,都是关注着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我多么庆幸自己是一个热爱公益的人,能和一些伟大的热爱公益的人士为伍,这是我的荣耀,亦是我的福祉。
 
创意做帆,行动似桨
 
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公益的力量是在08年的凝冻,我的家乡贵州受灾严重,连续几周停水停电一片黑暗的生活让我印象深刻,但是从祖国各地汇集的温暖却更让我刻骨铭心。捐钱捐物,修电修路,感受到这份来自八方的公益爱心援助,公益的种子在我内心中生根发芽。那时的我,不由自主的期待起,究竟何时我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改善生活。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我走入了暨大的校园,到了大学,能力强了视野也宽了,意识到的社会的苦难也越多了,终于理解了公益是个事业,是值得自己一生去奋斗、去付出的。没有能帮穷尽的人们,我要做的就是更多一点、再多一点。幸运的是,在暨南大学,我遇见了创行,遇见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始了我的公益之旅。
 
我加入了一个名叫创行enactus的国际大学生公益组织,在这个团队里,我们用青春的热血、公益的热心,运用商业的理念帮助受众社区群体改善他们的生活并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效果,与单纯的志愿者服务不同,这是授人以渔的做法,这也是我加入这个组织的原因。在创行团队里,我在从干事做到公关经理的两年时间里,参与每一项公益项目,帮助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与政府沟通合作、联系媒体宣传。目前所做的项目有“珠莲璧合”项目(2014)、鹤舞升平”项目(2015)、“针情实衣”项目(2015)。这三个项目分别是帮助珠海市莲江村村民搭建农贸市场开展创意市集、帮助即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鹤舞”文化宣传和进入小学教学以寻找传承的力量、帮助珠海市单亲妈妈依靠一些容易学的手工活增加家庭收入减轻家庭负担。除了团队本身开创的公益项目外,我们还积极申请完成了强生“健康生活,美好未来”的公益专案,作为志愿者到贫困小学传授健康教育知识,每一次持续一学期跟进五到十次课程,两年优秀的完成了强生的公益专案。我在其中作为核心领导人组织团队出队、联系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合作、跟进后期执行效果、负责相应宣传工作号召社会公益行动。
 
叶鑫强生志愿者活动2_副本.jpg
 
另一方面,我还积极参加义工志愿服务工作。大一去到前山敬老院为老人们做感情陪护,陪老人聊天给他们唱歌逗他们开心。大二持续一学期在香洲区儿童福利院做早教陪护,每周固定时间去陪伴有一定先天不足或者被遗弃没有亲属的孩子玩游戏,教孩子们简单的早教知识,跟孩子们讲故事扩宽他们的眼界,怀揣一个美好的未来。
 
爱心若笺,心意为笔
 
在公益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我接触到了更多的人,逐渐领会到更多的道理,只有一个真正有着底蕴与内涵的人,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帮助他人,因为他有着更多的知识,更宽的视野。于是,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努力完善自我,无论是工作还是活动,无论是比赛还是学术我都积极参与。
 
迄今为止,学校举办的大型活动和比赛我几乎都有参加,用心投入。作为队长支持一个创业计划类挑战杯项目《板障山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成功通过立项,现在处于结题阶段,此项目主张爱护环境提高现有物资利用效率的生态旅游开发。作为核心队员参与一个大创项目《互联网金融基于P2P的风险研究与控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在项目中发挥,已通过省级立项,现在也在结题中。作为队员参加中山大学面向全国举办的“毕马威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大赛”获得暨南大学冠军、全国五强的荣誉,期间主要负责企业实地调研,成功访问了阿里巴巴深圳分公司感受了阿里文化学到了知识。除了校内活动,还积极参与校外比赛,大二下学期组队代表暨南大学参加了“联合利华舒耐营销精英挑战赛”,获得了华南赛区优秀合作奖。
 
除了以上比较学术类的比赛以外,我也积极投入到各类文体活动和班级活动中。作为一名班委,组织同学积极参加院支部风采大赛和校支部风采大赛,并担任负责人之一,也参与登台表演。作为创行公关经理在主动联系到校外资源给同学们讲过来人学习、就业、创业的经验,举办微公益广告大赛激发同学们的公益创意等等。
 
登高自卑 行远自迩
 
    生长在贵州贫困山区,资源匮乏、城镇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导致环境破坏难以治理,所以从小就有体会疾苦的情怀、有改善环境的梦想。从眼睁睁的看着家乡的小河被污染发臭无力奉献什么的愧疚,到读大学有了资源和平台也有了一定的能力去帮助社区需要帮助的人群的欣慰,我觉得我在践行公益的道路上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也许有一天我积蓄力量,也能够真正去改变环境,改变周遭的民生!拥有这个的追求,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也会继续在公益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行,摸到公益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