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英国大学的学习制度和中美等国的制度有些许不同,以伯明翰大学为例,此处采用的虽然依旧是一年两学期,但学期长度只有11周,大学总周期也只有三学年。由于学期时间及学年时间短,学习内容会比较精简。若是从国内来的话,第一学期由于前两年的基础,会有大部分课程重叠。比如统计,线性代数,将近所有课程。再加上第一学期除一些平时测验不举行大考,若是英语不差,且是理科生的话,会十分轻松。
第二学期的学习内容就不会太过简单,逐渐会有一些稍难的科目,对于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也正是第二学期的这些学习内容让我对这所学校稍有改观。对此我举两例,这两例也正好是不进行最终大考,只计平时成绩的科目。
Numerical methods and Programming(计量方法及编程)
此科目从最简单的C++ hello world开始,最后不断加大难度。来自华中科大的一位同学在第二学期期初吹嘘国内C++ 97,最终沦落到每次作业都要问我们暨大的Y同学。华中科大的另一位曾自建过若干网站,精通python,java的编程小能手也由于不适应该老师对各种细节的完美强迫症,最终成绩才70分线上挣扎,当然他也表示了对C++的不屑。每次都提前一周完成作业的Y同学最终成绩也只有88。
Mathematics in Industry
此科目在选课期间就有多人谣言该科目十分困难,但秉承着暨南大学的优良传统,我依旧孤身一人选了这个科目。然后谣言并不是谣言。
该科目分为四个部分。
Part1: 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这一部分需要做一个视频,讲数学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并向其他人展示。前一个月断断续续拍完之后,被一个十分工作狂的香港的一位姑娘拉着通宵工作了十几小时剪辑加动画终于完工。不过deadline前一晚我又一不小心想出了一个新idea,比之前的逻辑更加完善,于是拉着香港的那位姑娘再次通宵并发扬我最喜欢的导演王家卫的风格剪掉了组内其他人的所有戏份及工作。贴下视频链接,翻墙即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BJkjEjTs_Y&feature=youtu.be)
Part2: Mathematical Research 第一次写数学论文,压力颇大,期间几乎焦虑症发作,组员评价也一直拿不了高分。不过不能丢暨大的脸,于是怒将poster独自一人做完,终于得到高冷的英国组员的肯定,给了高分,只是论文英语还是不够好拖了后腿。贴出这张poster。

part 3及part 4都简单一些,做CV,cover letter和reflective writing。
当然和大多数学校一样,有好科目,有差科目,有差学生,还有更差的学生。我们暨大的Y同学是我在这所学校见过的数学最认真的一个,可惜他未能有机会转到纯数学,只能和我一样继续念数学加商业管理,否则他是唯一有机会被牛津数学系录取的。12届有两个均分九十以上念纯数的录取了牛津及剑桥大学,其他的未曾耳闻。当然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至少来这比起暨大申到牛剑的机会大多了,实在不行也可以读读帝国理工,再差也能申到UCL。
住行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虽是陋室,怡然自得。来到英国许多人都到处旅游,却忘了独处一室的乐趣。黄昏的时候点燃一根烟,倒上一杯威士忌,读读拜伦或是济慈的诗,不亦悦乎。唯一出过一次伯明翰是喝醉酒后,精神有些恍惚,在凌晨三点的时候搭了一班车去了伦敦,然后在伦敦的艺术馆盯着一副小画,看了一天。
晚上就在伦敦城喝着酒随便走了一走。

总结
来这之后虽然有很多地方觉得不如自己的期望,高冷的英国人也几乎从不和其他国家有交集,中国人又大多都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不过留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社交,只要把学习方面的事都做到最好,社交方面自然也会更有含金量。
(14国商俞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