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录一】只要相信就一定会有收获—14金工 彭越

2017-03-24 发布单位:国际商学院

 

【个人简介】彭越,女,汉,出生于1997年3月,2014级国际商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学生。曾获得2015-2016年度国家奖学金、2014-2015年度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2016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201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2014-2015年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等奖项。
【联系电话】15820580006
 
国际商学院 彭越 (3)_副本.jpg
 
我一直都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一直相信笨鸟先飞这一故事,相信只要自己付出的努力到达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令自己满意的结果。记得从小就立志做一名科学研究者,一直都对于欧拉、高斯等数学大家充满敬佩之情,希望自己可以像他们一样为科学作出巨大贡献。从小认真学习,并朝着理想不断努力。
 
记得大一刚来,懵懵懂懂,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对丰富的大学生活早有耳闻,抱着锻炼自己能力、丰富自己大学生活的想法,报名了辩论队、学生会等各种组织,然而不尽人意,全部被刷下。虽然说最后的结果是都没有录取,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收获。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大学的第一场期末考试。然而,带给我的绩点只有3.86,当时觉得这收获与自己的努力完全不成正比,很是迷茫。
 
大一下学期,算是我大学生活的一个很大的转折点。通过大一上的教训,慢慢开始熟悉了大学的考试流程,并找到了大学的学习方法,最终学期平均绩点达4.29,跻身班级前列,渐渐找回了自己的信心,开始肯定自己的能力。为了验证自己对科研的想法,参加了数学建模的校内选拔,记得当时的题目很难,以我们当时的能力没有办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们尽自己的努力,自学算法、排版,完全按照论文的格式以及内容要求完成了这篇论文,可能是评委看出了我们付出的努力,最终很幸运地通过了院赛,获得了参加暑假培训的资格。然后利用暑假时间参加数学建模培训,记得暑假期间的培训很辛苦,每天学习模型算法、论文排版,不断地模拟,不断地修正改进,最后参加比赛获得省级二等奖。这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成绩,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憾。
 
国际商学院 彭越(1).jpg
 
进入大二上学期,各种奖学金、荣誉称号的评比扑面而来,审视自己的综合测评成绩,才知道自己大一这一年都错过了些什么。没有参加足够的活动,导致即使绩点排名班级第一,综测排名仅班级25。没有达到国家奖学金对于绩点和综合测评排名的硬性要求,最终仅获得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在班级内部评选中,有幸获得校级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才开始真正考虑自己的前途。可能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吧。于是决定在保持自己绩点的同时,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报名参加绿芽服务队,每周到福利院做一次志愿服务,通过一年的接触,有幸让那些孩子记住了我的名字;留任社团部长,体验一下小小领导的生活;想着以后可能会当老师吧,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并为一个高一的孩子家教辅导作业。参加挑战杯,想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合适做研究,经过团队的努力以及老师的指点,写出一份完整的立项书,最终很幸运地通过了立项,当时觉得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寒假时再次参加数模培训,想弥补当时国赛的遗憾,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国赛最大的区别也是我们最需要适应的地方就是语言和表达方式。经过十几天的培训,捡起落下一学期的模型算法,慢慢适应阅读外文文献、英文写作。之后参加比赛,经过四天四夜的努力,经过选题、建模、编程、论文写作、翻译等程序,最终获得国际一等奖的好成绩。
 
进入大二下学期,开始参加各专业相关的资格考试。成功通过证券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计算机二级等考试。该学期绩点4.27,也就是这个学期的成绩,让我最终失去了班级绩点第一的荣誉,使我倍感压力,开始紧张起来。九月再次参加数学建模比赛,随着对模型以及流程的逐渐熟悉,有幸获得了国家一等奖,实现了我最初的目标。
 
通过大二一年的努力,学年综合测评和绩点均排名班级第二,获得了国家奖学金,终于弥补了我大一那一年的遗憾,也算对我大二这一年的经历有一个小小的肯定。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数学建模,它不仅仅教会了我一堆模型、公式,还教会我论文写作方面的很多技巧,除此之外,学到最有用的是数学建模的思路、想法。现在进入大三阶段,慢慢开始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开始了自己对于保研的准备,为了能够申请到更好的学校,慢慢弥补自己以前的漏洞,争取完善自己的建立,询问师兄师姐的经验,希望自己可以少走一点弯路。
 
脚踏实地,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是一个科学研究者的必备素质。我需要向着我的目标努力,脚踏实地,打好基础,培养自己的科研精神,锻炼打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