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黄紫璐,女,汉族,1995年10月出生,共青团员,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4级学生。曾获暨南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奖学金,曾在学生会任职、在社团当部长、在平安集团当实习生、在公益组织当志愿者、在台湾交换。
【座右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三年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暨南大学,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员。三年里,一步一个脚印,一个羞涩、不自信的新生成长为敢于在讲台上发言、在异乡与陌生人结交朋友的学姐。曾在学生会任职、在社团当部长、在平安集团当实习生、在公益组织当志愿者、在台湾当交换生……一路走来,梦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这三年里,我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同学组队参加商业精英挑战赛、Ben色营销大赛、十分钟经理项目等,使自己适应日后激烈的竞争环境。并且走出“舒适圈”,参加模拟联合国会议,扮演各国外交官的角色,尝试自己没接触过的领域。投身各种公益活动,前往前山敬老院给老人送温暖,陪老人聊天;陪伴自闭症双胞胎兄弟,走进“来自星星的孩子”的世界;在AIESEC中与海外志愿者一同了解并弘扬中华文化。
大学前两年,在学生会活动和社团之间奔走,还要兼顾学业,可谓充满挑战。虽然忙碌,但是正是这段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人际交往能力。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的同时,我不忘提升自己的学业,把握住空闲时间,学习与自己专业技能有关的知识,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计算机二级证书等,也不敢放松与专业息息相关的英语学习,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商务英语中级。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我还参与了“大创”、“挑战杯”项目。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虽然身上的学业任务不轻,课外活动不少,但是我坚信只要心有多远,路便能有多远。努力总会有回报,这些不能凝结成一张证书的活动,会在人生的路程中留下印记,积累下来,能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强大。

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
电影《白日梦想家》里有一段台词“开拓视野,冲破艰险;看见世界,身临其境,这就是生活的目的。”,我认为,大学就应该是开拓自己兴趣、探索未知,走出舒适的环境,迎接挑战。于是,在大三我决定去台湾交换,体味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半年里,在陌生的环境,克服全英的教材、全英的考试、课堂报告。当我站在台湾学生前做英文演讲时,我知道,我不再害怕当众表达自己。
记得实习的公司的经理曾对我说:“你是一个优秀的实习生,进步很大,从刚进来的懵懂青涩到能从容自如地与客户交谈。很遗憾你不能长期实习,也暂时不能成为我们的员工,但是如果你毕业后愿意加入我们公司,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向你提供工作机会。”
记得坐在渔港的岸边,吹着晚风,向台湾同学介绍大陆,改变了他们对大陆的认知,他们说:“彼此的刻板印象,需要我们更多的交流才能逐渐改变。”记得在渔人码头落日的余晖下,外国交换生向我学习中文,表达日后想学习中文的意愿。当台湾的同学在临别前动情地告诉我“多希望你能多呆一学期,想跟你多了解大陆”,外国交换生朋友们现在仍询问我更多关于中华文化的内容时,我知道,我不仅是踏出了自己的舒适圈,而且促进了与不同地区的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当然,现在的我并不满足于现状,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仍要做出许多努力。不放松对学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多积攒社会实践经历。附加多学习外语,以使自己更加具有竞争力。
这就是我,一个平凡的但却追求进步,多积极尝试,不断进步的暨南大学学子。《晚晴集》中写道“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我也相信,只要有信念,每一个人都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