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分享11】看见地平线,且向上攀登(15国贸 叶青)

2017-12-07 发布单位:国际商学院

 

【个人简介】
叶青,2015级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连任三届班级团支书,曾任招协综合活动部副部长,校区学生会、国商学代团干事,曾于工行分行、平安银行分行实习,参与多类志愿活动。
座右铭: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联系电话:1075406434@qq.com
 
15-国贸-叶青-1_副本.jpg
 
【曾获奖励】
获得国家奖学金、暨南大学“优秀团员”、暨南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暨南大学“优秀学生团干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优秀学生”、珠海校区“十佳先锋人物”、暨南大学商业精英港澳台侨创新创业挑战赛“最佳策划奖”、网易青媒计划“优秀学员”
 
还记得下车看到的第一眼暨大,脸盲的自己走在人群中,却有种像高中校园的熟悉感觉,林荫道那一方绿荫大概是对暨珠最难忘的存在之一。不曾想过大学的模样,却在往后的时间里,穿梭于社会福利中心、蓝天小屋、市图书馆等,不曾想过这些足迹,一步步在印证成长的重量。
 
走出自我,融入有爱集体
 
对于身处两年半文科班的自己来说,从班级60人仅3个男生到面对全班35个男生,存在着恐惧但不曾退缩,决定竞选团支书迈出了这一步,亦给了往后的自己克服社交恐惧的勇气。同时在别人吐槽神奇的宿友时,感恩遇见了的是这群可爱的舍友,让我很快适应了四人宿舍生活,也在往后的时间里,成了最能依靠的肩膀。
 
2015-国贸叶青-4_副本.jpg
 
而后加入校区学生会学生服务部、招协组织部这两个可爱小家庭,各具特色的部长成了大一努力的榜样,部门伙伴们打开了大学的朋友圈,社交圈子像晕圈一样渐渐扩大。曾经被打回过无数遍的策划、曾经一起学过的SPSS,曾经天天死磕活动细节的日子,都变成大一大二最珍贵的回忆。曾经为比赛而熬夜改策划,也曾经被考证、组织活动DDL、班级活动等各种包围而常感觉时间完全不够用,但仍会拼命挤出时间去省外走走看看。
 
用耳细听取,用眼学榜样
 
周围人的优秀仿佛有一种向前的推动力,不停地提醒自己还要更加努力。初入大学还没有立定明确目标的我朝着大多数人一样的学生组织方向去探寻,一步步走来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前辈,他们的丰富经验,给予自己的不是鸡汤而是在心底悄悄种下努力的种子,成为一股源动力。班级一些很努力的同学也触动着我努力去追赶,在大二把学年绩点提高了0.48,距离自己设定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从以前想过可能从事的行业开始,在试错成本最低的大学时间里一个个尝试了解。最开始是从一些大赛的兼职开始,而后想去了解银行,去到工行珠海分行卡部实习,发现不适合自己,便转向运营岗,选择平安银行珠海分行运营部,部门nice的大家都愿意去耐心地教导,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亦成为学习榜样。
 
不安逸,且攀登
 
“人类是需要常常看见地平线的,那让我们有一种与大地同在的踏实感。它提示我们在琐碎的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博大的存在,可以承载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仿佛与生俱来,对志愿服务的莫名热衷,驱使自己更多的是去关注志愿服务活动。抱着更想要去看见社会更多面的渴望,决心申请暑期山区支教,走进了一群半山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同时看到学生背后的家庭情况,每每家访都会被一些故事触动,也通过我们让孩子们看见大山外的世界。还记得那时的满天繁星,比珠海的天还美许多。
 
经历过支教,又从110周年校庆志愿者、珠海市福利中心早教义工到蓝天小屋志愿者,再加上青协市图书馆出队,志愿服务似乎充盈了半个大学时光,通过这些,接触到了校内外很多有趣的人事物。又在暑期时到福建永定三下乡,跟随团队走访土楼片区,跟着土著渐渐打开了眼界。但个人能力还是很有限,努力仍是不够。只是越是走出去,越是了解自己的不足,正因如此才有针对性地补足能量然后继续奔跑。
 
写在最后
 
走过些许曲折,只要结果足够好,连过程也会变得充满回忆了。一路,遇到了太多想感谢的学长学姐们,给予了那么多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感谢老师们和可爱的国贸小伙伴们。其实自己很平凡,亦偶有迷茫,但尽努力把握住当下,在未来很长的路里继续拼搏,只是希望每一个你们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