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分享16】向实而生(15金工黄芷葶)

2017-12-07 发布单位:国际商学院

 

【个人简介】黄芷葶,女,汉族,1997年8月生,共青团员,2015级金融学专业。曾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优秀学生”称号、“先进个人”二等奖;挑战杯立项负责人、参与大创国项;曾任学生艺术团民乐团部长。
【座右铭】何以解忧,唯有自律。
 
2015级金融学黄芷葶5_副本.jpg
 
融入大学,不渝自我要求
 
两年前的初秋,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我踏进了这片校园,鼓起勇气参加了好几个部门的面试,最终幸运地加入了院会行政部和民乐团两个大家庭。
 
部门工作让我既接触了内务文书编纂工作,也策划举办了好几场活动。我担任了两三次的活动负责人,看着一次次活动从虚无到策划出炉,再从紧张布场到圆满落幕,我则从面对任务不知所措,到熟悉流程并能攻于细节。我与部长同事组队参加了商英,两小时码了万字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还是挺酷的,最后我们拿到了优秀奖500块,也算是大学的第一桶金。
 
而民乐团,则给了我与一群九级一抓一大把的同行们一起排练演出的机会。无数个下午我们顶着烈日从学活直奔教室,一起在凌晨三点的湖边、体育馆彩排大型演出。最后我留任了部长,也锻炼了指导别人以及跟进演出的能力。
 
我常去晨读英语,大英课上老师也肯定过我的发音。现在看来挺感激湖边看着大叔大妈的装水小车来往的时光,现在算是体会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了。
 
第一年我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解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成绩在自己看来并不算是名列前茅,只在数理和专业课上表现尚佳。那时我还没体会到绩点如此重要,但主动抓住了转专业的契机。记得我高二就借阅曼昆的著作,对经济尤其金融领域感兴趣。遗憾的是志愿没有被录取,因此我认真准备了笔试,并在专业性面试上发挥得不错,最终和两位舍友一起转到了金融学专业,得以与更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
 
回归本原,追随内心声音
 
大一末选课,我明显感觉一大波专业课即将在两年内到达战场,课程名字都很吸引我,我便开始专攻绩点。我想要做好的不仅是期末的卷子,自我要求的范围也是整本书,包括由于课时原因老师没讲的模型理论和推导思路。同时我注意培养自学习惯,几乎对所有内容都进行过自学,书页常有大片红笔笔迹,其中有归纳,更多的是挖掘的理解角度和启发得出的一些想法。金融学的知识是繁杂的,学懂并非易事,我一直相信知识本身不是学习的要义,亲自理解并觉有启发的思维模式才应该被重视。高投入的学习方法给我带来了满意的回报,大二学年绩点4.45,位列班级第一,其中有四门专业课4.9。
 
同时,我清楚学习社科专业,知识基础固然是百年大计,理论与现实接轨却是当务之急。通过自己观察,也与从事金融行业的父母及其他领域中的前辈进行探讨,我知道绩点高并不说明太多,本科阶段脚踏实地的实践很重要。我保持对财经动态的关注,并运用所学去思考,能明白很多纸面没有却存在于真实的东西。开头我经历过云里雾里的过程,但我发现我所坚持的着眼于来龙去脉的学习对理解和思考很多事情有长足帮助。虽然我离能剖析是非的境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至少我能有一些自己的感觉跟父母讨论,并且得到肯定和启发性指导。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货币战争》等著作、收看栏目及关注名家言论,抓紧培养专业触觉。在暑假我完成了兴业银行的实习,接触了理财、业务引流、对公会计、信贷部门的工作,浏览了不少内部运作文件,真实体会到了非五大行的业务压力。我还积极请教哥哥姐姐们工作的感想,辅以规划自我。
 
另外考虑到本科结束后也许选择留学,我坚持半年背完了雅思、托福和CET-6的单词,在现在进一步的学习中体验到了这份付出的回报。我爱锻炼,初中曾是女排校队二传,小学也学过几年乒乓球,现在每天跑步已成习惯,可谓风雨无阻,一年下来掉了八九斤,精神体质都保持在高水平。另外由于有民乐团日常的排练演出,我能很好地劳逸结合,而且我效率一向比较高,即使睡眠不好也很少有疲劳的感觉。
 
2015级金融学黄芷葶4_副本.jpg
 
有的放矢,当分轻重缓急
 
本科的时间很有限,我将我的本科定义为一个专注输入的过程,能力所及范围内放眼未来,寻求最扎实的方法把技能学好,将来自然而然会有好的输出。大一大二我虽然还没有很清晰的计划,冥冥之中也做好了一些为现在铺垫的事,期间不乏各方面老师、师兄师姐、同学朋友的指点。我也有很多没去做的事情,也有过纠结,但回看这两年却是一种水到渠成、恰到好处的欣喜。大二结束到如今这段时间看着自己成长很多,从拖延跳不出舒适圈到自主做好语言考试、数理编程课以及实习的规划并在努力执行。
 
虽然未来不确定性依旧是大,但我能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即使目标看起来遥遥,我能把握的只有当下。
 
时刻自省,才能向难而生,向实而生,迎着未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