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陈晓鑫,澳门,国际商学院201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2015-2017年期间曾就任国际商学院团委、学生会文体部干事和文娱部部长,2017年至今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和学生代表大会常委,曾荣获“优秀部长”称号,曾获校庆先进个人二等奖和港澳台奖学金二等奖。
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陈晓鑫的话,应该是积极、活泼、大胆。即便你不认识她,在与她初次见面时,她带给你的第一印象也往往是正面的、亲近的。当她主动上前与你交流,带着阳光般温暖的笑容与你说话时,便会勾起你与她继续交谈的欲望,不会让人感到有压力甚至拘束,因而她总是能很快地跟人熟络起来。

这是晓鑫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和个人魅力所在,是她突出的闪光点之一。晓鑫兴趣广泛,健身、旅行、跑步、爬山、美食……处处有她的足迹和身影,大学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积极参加社团和班级建设,如担任国际商学院团委、学生会部门部长、班级学习委员、学生代表大会常委等。对大学生活和课外活动充满热情和干劲,是她的另一大闪光点。晓鑫的工作、学习、社交等个人能力光从“优秀部长”称号和奖学金可见一斑,而独特的亲切感与魅力也成为她人际交往的“利器”。除此以外,她的努力和毅力也不容小觑。在课程紧凑、繁多的大三,她毅然加入了学生代表大会,成为学代团常委。当一部分人把时间浪费在床和手机上时,她往往在学习、在工作、在解决自己职位所带来的各种繁琐的事情,即便空闲,她也选择出去走走或以运动来放松身心,而不会停下“闲”着。要胜任各类工作,尤其是她在学生代表大会中作为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需要陈晓鑫具有超强的责任心和耐心。
珍惜当下,享受快乐
当大部分同学一边欣喜着大学生活的自由,却又赖在床上抱着手机无所事事时,做出良好时间规划从而广泛涉猎健身、旅行、跑步、爬山、美食的陈晓鑫,已经成为许多人想成为的 “现充” 女孩。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在热爱旅行的晓鑫身上,我们总能轻易看见她的自信从容、她的微笑和阳光、她的处变不惊、她的好心态。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时间与记忆的积累,带来不同的阅历和眼界。晓鑫走过哈尔滨,走过武汉,走过西北,看过中国的大好河山和各色风光人情,每一个足迹,每一段行走的时光,都使晓鑫有所收获、有所沉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我们大多数人还在想的时候,她已经在路上,寻找更好的景色与更好的自己。

世间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除了欣赏美景与沉淀自身,不可或缺的便是品尝各地的美食。人满为患的景区可能使人疲于欣赏美景,但若能吃到当地可口美味的菜肴,相信也不虚此行。显然晓鑫也是这样觉得的,说起澳门时,她的首推便是各种澳门小吃,如猪扒包、葡挞等。说起自己的旅行,陈晓鑫也满满都是对当地美食的怀念,“吃货”属性一览无遗。从《舌尖上的中国》、《深夜食堂》等一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时下人们对于地道美食和对美食背后内容的热爱和追求,以及美食对人们疲惫生活的治愈。有人说美食是一种生活态度,喜欢美食的人对生活是热忱的、充满希望的,陈晓鑫便是如此,她在美食中感受与享受生活,又在美食带来的治愈中,向生活回报一腔热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学业工作多忙,晓鑫都坚持运动锻炼、并通过体育锻炼调节心情,减轻压力。跑步不仅能使她放松身体,更使她的大脑变得更加清晰,易于捋清思路,解决难题,可以说,跑步是使她从“当局者迷”的状态转换到“旁观者清”的重要助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勇于挑战,努力奉献
生命,因为有限,所以才宝贵;因为有限,所以才令我们不懈努力。
晓鑫进入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后,就活跃于社团活动中。从大一的学生会文体部干事,到大二的学生会文娱部部长,陈晓鑫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长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经历过困难和坎坷,看见前方不一样的风景后,她更感谢过去那段在摸索中前行的时光,给她留下满足和喜悦。谈起记忆深刻的经历,晓鑫说:“在迎新的那段时间,我和我的搭档他们每天只吃一个三明治,既要去迎新,跟大一的新生们做活动、拉歌,又要去找老师对接、拉赞助、商量我们的晚会活动的预算,晚上就固定地去古春堂喝凉茶、开会,在门禁前匆匆跑回宿舍。真的非常的累,但又觉得很满足,很开心。当看着最后的成果,特别是我们的迎新晚会,自己很满足,老师也很满意,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个是我最难忘的经历。”

在学校和学院的平台,晓鑫和她的同伴们成功举办过迎新晚会等大型活动,她不断从中学习,一次次地尝试,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最后越做越好。她的的努力也让她被评选为国际商学院“优秀部长”,为自己的人生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国际商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的两年,除去自身的成长,对陈晓鑫而言,更重要的是找到了非常好的搭档,交到了很好的朋友。
“大学是一个让人敢于去冒险的地方”晓鑫这样认为。比起资源有限的中学,比起更为残酷的社会,大学是一个让人敢于做梦敢于追梦的地方。在国际商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两年后,相比起集中所有精力在学业实习上,陈晓鑫更倾向于继续去尝试与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去感受不同组织的工作。她想知道自己还能用自己的能力为同学与学校做些什么,于是便选择加入学生代表大会。在成功竞选上常委后,负责收集提案、审核、汇总、反馈。同时她负责国际商学院学生代表团,举办综合测评反馈会和“言听暨从”等活动。
敢于担当,耐心认真,谦虚稳重,陈晓鑫始终带着最大的热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为同学服务。对于自己的收获,陈晓鑫表示:“说成就感的话,就是做到现在,通过与老师共同协商协调,同学们反映给我们的问题大部分都解决了,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去为同学服务。我觉得这样其实已经挺不错的了,毕竟还在进步的路上,以后会更加努力。”
暨情于心,展翅高飞
“今天你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你为荣”,年复一年,一代代学子走进校园,如破土的幼苗疯狂汲取知识、经验;一代代学子走出校园,带着无数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带着他们多年的不断求索,带着参加各类活动积攒的经验和人脉,成为学校新的希望。
选择一所大学的原因有千百种,生于澳门,在内地澳门往返过多次的陈晓鑫,向她询问为何选择暨南大学,陈晓鑫笑答:“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侨校,感觉应该是不错的,我就想报这个大学试试看”。而她认为的暨南标签,也是“侨校”二字。2015年的陈晓鑫,站在人生的第一道分界线,思及往后的学业与生活时,暨大带着“侨校”二字撞入她的心门。当2018年的陈晓鑫开始回顾她的大学生活,她似乎也是惊讶的,当初因“侨校”这个理由选择暨南大学,而如今已收获满满的成长。在这里,她从内向变得敢于勇敢表达自己,从被动变得乐于主动交流结交朋友,从害怕与老师交流变得积极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工作。在这里,她担任班委为同学提供方便;在这里,她从懵懂的小干事成长为总领大局的部长,收获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力和一群可爱的同事;在这里,她在学生代表大会作为老师与同学的桥梁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不断提升自己的责任心和耐心。晓鑫牢牢抓住各种机会和平台,不断投入热情与努力,在一次次摔跤中磨砺自己,才有今天的自己。

布拉斯韦特说过:“正如哲学家形容的那样,青年人犹如一张白纸,在上面可以画各种各样的图案”。大学的历程,就是在白纸上作画的过程,三年过去,晓鑫已经在她的白纸上勾勒出了美丽的图案。暨南大学给了她成长,也让她找到了继续前行的方向,现在的她,已经不再是当年迷茫作出选择的女孩,面对未来的选择,她能毫不犹豫地说出未来两年的规划。
大学生活还在继续,陈晓鑫依然在不停吸收着养分,不停地向“忠信笃敬”的精神靠拢。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阿尔贝·加缪曾说“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陈晓鑫用最好的自己去面对生活与工作。在部门中,她策划活动、执行任务;在学生代表大会中,她收集意见、解决问题;在学校组织的外出考察活动中,她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中国,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中国,用自己的舌头去品味中国。这个曾经有些自卑腼腆的澳门女孩,在不断地学习进步,提升并绽放自己。这幅人生画卷还没有完成,晓鑫还在不停地前行,不停在她的人生画卷上涂画,添上更多精彩的画面。旧日值得怀念,而来日更令人期待。少年人一往无前奔跑的样子,大概就是陈晓鑫的样子。
(文/国际商学院团委学生会信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