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纪力津,男,国际商学院2014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曾任班级外招学习委员,暨南大学珠海校区香港学生联合会会长,暨南大学国商院团委学生会秘书处干事。
曾在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香港分部)和英国保诚(香港分部)实习,毕业入职英国保诚。
【曾获荣誉】连续三年获得暨南大学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一等奖;暨南大学优秀干部奖学金二等奖。

【发现自我】
有时候我会时常感到困惑,是因为不了解自我。对于想要发掘自己能力和爱好,多尝试不同比赛、行业、考证,总不会错。我是个一直很迷茫的人,我学中四到中六在香港选修科读的是理科(生物、化学和物理),其实当时有商科(经济科和会计科)的选择我没有选,因为我中一到中三没有接触过这些科目,以致于我错过了这些我现在是很感兴趣的学科。来到暨大读书,我选了财务管理,脱离了理科来到商科,我之前读的理科知识,大部分没有运用到大学的科目。对于来暨大读书,已经算是转专业。
大二我抱着服务同学、回馈学校的初衷,竞选为香港分会的部长,希望能够尽我所能为香港的同学们做些事情,把分会建设为一个大家庭,成为要好的朋友。此外,大多数本土香港人,将来毕业都会回港就业,无论以后见面和谈心都会比较频繁,能维持一段长久及深厚的友谊,这个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的计划是一直保留下去和推广开去,无论是香港同学的联谊,香港同学的就业资讯,学业补班,节日庆祝,香港交流团等.....旨在谋求香港同学的福利,提供归属的港湾,锻炼的平台。很庆幸,在学生工作中,大家相处融洽,事半功倍;性格不同却活泼可爱,为此构建一个团结友爱,办事高效的部门。大二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属于学生工作的,部门里面的人和事对我整个人的影响很深,也极大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

(香港学生分会)
大三,我受身边同学感染,一直尝试去考取不同的证书,四六级,证券从业,会计从业,普通话考试,保险从业,其实这些证书有部分对于未来的工作不是硬性要求,但是建议大家尝试去考,因为备考过程,会了解行业的现状和工作内容。比如说会计有极多的分录,是很考验逻辑性的,比如金融考验数学功底。通过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发掘自身不适合分录的归类等领域和工作。后来接触到CFA(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慢慢才脱离大学财务知识,转向学习金融知识并用了半年时间准备第一个级别,最后顺利通过后,我的人生发生转折。
【职业选择】
学习动机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入学时,学业计划有自己清晰的一套方案,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个底稿。大学四年,大四实习,大三学习专业课,大二专业课和学生工作,大一适应和体验期。因为家庭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原因,我在不同阶段给自己定目标。每位同学入学时候都相差无几,都只是一张白纸,并且每个人自身水平能力也差不多。只不过,由于一些同学的目标是及格,就只会付出及格的努力;一些同学目标是高分,就会付出高分的努力。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拿到一定的分数,只是有些选择甘于人下而获得较为轻松的路。人有权利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去走,千万千万别受着外界人的影响,千万要保持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判断。

临近毕业,我选择加入英国保诚,从事财务顾问,固然需要涉猎金融、财务、医疗、教育、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而CFA作为金融业第一考,为培育基金经理,私募,投行等等行业的精英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依然还在不断探索自我,每个人都不能够完全认识自我,但至少透过我们不断尝试不同的事情,我们的经历会给我们指引出更加清晰的道路。
【最后的话】
有时候我们身边总有些过来人给你指导,但最清楚我们的只有自己,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师兄/家人/老师给的过来人意见,听得也是不少,貌似也没有找到捷径,所以请务必只做参考。我深知每个人害怕走弯路,但别人给的“专业”“经验之谈”的意见,对别人来说是好的,未必适合自己,只有自己走的路多了,才会切切实实地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