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王禹桐,女,汉族,1998.1.24出生,预备党员,国际商学院2015级工商管理专业,现任国际商学院兼职辅导员。
【获奖情况】获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世界名校交流二等奖学金。CIMA商业精英挑战赛华南区20强,校区商业精英挑战赛三等奖,主持或参与四项挑战杯项目,一项大创,一项入选广东省攀登计划。曾获暨南大学“十佳团支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宣传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座右铭】世事变幻无常,向上是唯一方向。
【联系方式】1030086093@qq.com
【事迹正文】
紧凑的学习安排
牛津是英国第52大的城市,其实就是比较安逸和安全的小城市。到达英国,那里天气很是清爽,在寝室住需要开暖气。

(牛津街道)
在牛津学习的半个月,其多样的讲座,丰富的内容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文学讲座上,教授娓娓道来的 Alice 的故事及其起源,自己感受到 Alice 在英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听生物科学教授为我们介绍有趣的神经科学,并简要分析英国常见的帕金森疾病的研究现状;有幸参观了神经研究实验室,看到有来自中国的学长在实验室任职高管,内心很是激动;参观了宝马制造车间,整个车间充满着不停运作地机器,其高效、定制化的生产让人震撼,不禁感叹机器人几乎替代掉了之前大部分的员工。哲学老师用故事引入教我们如何辩证看待问题,什么是“正直”,让自己不禁思考:存在真正的正直吗,人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经济学学课上,老师将理论模型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让我们去发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每节课后,自己都会忍不住深入思考老师们的观点,娓娓道来的授课方式让人沉浸其中。

(伦敦)
除了讲座,我们也会有专门的英语讨论小组。Tutor优雅温和端庄,由浅入深的带我们学习知识,会让我们自己看英国当地的报纸并去点评时事、分析新闻标题,也会锻炼我们数据分析与描述的能力,自己也是哪里不懂就直接问哪里,一点都不胆怯。那段时间充分了解到对于脱欧,英国不同的学者、公民的见解。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些 Brexit 的相关数据,我们课下查相关资讯并输出小论文。
有一次上课结束前,老师组织了一个小辩论——你支持克隆人吗?我们只有很短的时间去想论点、整理语言,然后就需要和对方辩友进行30分钟的辩论,没有所谓的输赢,但是提高了自己的逻辑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融入当地生活
除了课堂上传授知识能让我们接触当地文化,平时餐厅点菜,超市购物,参观地标建筑等等都让我们更深入地融入当地生活。对于食物,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里好多土豆,烤土豆、炸土豆、咖喱土豆等等。早餐经常是烤面包+果酱+冰牛奶+三种麦片+酸奶。在英国品尝到了正宗的 fish and chips,经典的下午茶 cream tea,味道都超赞的。

(fish and chips)
自由日我和同学选择来到的古典巴斯小镇——巴斯小镇是英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在去英国前,自己就特别想去这所城市感受一下,很是向往。18 世纪末,简奥斯汀和姐姐在巴斯度过两个长假,并一炮打响了成名作《傲慢与偏见》。自己和朋友在巴斯小镇参观了三个博物馆——皇家博物馆、时装博物馆和建筑博物馆,比较遗憾的是因为时间赶,我们没来得及去罗马浴池。
在伦敦,能明显感受到生活节奏比牛津快,更多样的街头艺术,更拥挤的人群,建筑也更加现代化,见到了心心念念的伦敦眼,大本钟,国会大厅……

(伦敦街头)
友谊是会闪光的记忆
在这两周产生的友谊是此次英国之行我最大的收获。
自己特别喜欢英国小姐姐 Arantxa,和她交流不会紧张,她会很有耐心地听我用不是很流利的英语。自己喜欢制造话题,比如从聊中国的 lunar calendar 到怎么庆祝生日,聊聊彼此大学生活,了解到她加入“dog walking club”,也有在学跳钢管舞。

(Arantxa)
其实相比于表达,自己更擅长倾听,但是为了克服口语障碍,自己努力的组织语言,尬聊水平提高不少。而且小姐姐很愿意和我交流,后来我们去唐人街,她选择和我们一起吃饭,可以说是莫大的信任了,只是唐人街的饭有点一言难尽……很幸运的是,回国之后我和小姐姐也保持频繁的微信联系,交流学习感受,或者简单地分享生活状态。
除此之外,一同前往牛津的同学也带给我很多感动。在牛津的半个月的时间,课程相当密集,课业也并不轻松,差不多每天都有两个讲座,作业也是隔天就会布置一次,而除了上课,课后我们也被安排参加各种活动,因此留给课后学习的时间并不多,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还要完成一次关于牛津生活的展示以及一部短片的制作。幸运的是,我们很快打成一片,一起做任务,讨论拍摄作业,写剧本。深夜剪视频,准备采访稿。

一开始觉得完成这些任务几乎不可能,而且任务大多是小组形式,把大家都聚在一起也不容易,最后我们就是利用各种时间来做小组任务——去超市的路上拍外景、观光顺便做采访、晚上在洗衣房等衣服时想素材、睡前剪片子、配音、查资料……而一起制作短片的小伙伴们则因为大多同为暨南人而建立了更为深厚的感情,也因为有了这段共同的经历在后来的日子里也显得更为亲密,而那部搞笑又温馨的 MV——Sugar with Jerry 则成为了我们那段日子最为珍贵的纪念。

(牛津)
牛津之行带给我的更多的是一份记忆,也带给我动力。比自己优秀的人大有人在:自己的英语不够好,思维不够拓展……庆幸自己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不放弃成长,我想我们都在变优秀的路上。出国本身不会让你变得不同,唯有总结消化后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要相信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try everything and hold onto what is good.
感恩遇见,莫失莫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