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奖分享六】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张邦骞

2018-11-12 发布单位:国际商学院

 

【个人简介】:张邦骞,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2015级金融学(金融工程)专业。现于哥伦比亚大学交换;获得国家、一等、三等奖学金;港中深Fintech比赛二等奖;于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两篇;参与咨询、审计、公募、对冲基金实习;大三学年GPA第一;专业GPA第一。
 
883335597979062490_副本.jpg
 
联系邮箱:zbqchn@gmail.com
 
大概是一年前的时候,我梦到自己拿了国家奖学金。我的兄弟坚定告诉我这是终将发生的结果。所以本来没打算拿国家奖学金的我,也半信半疑开始了自己长达一年的跋涉。最终幸得班级第一,也有机会能在这里给大家做分享。接下来我以时间轴给师弟师妹分享下我的大学经历、抉择及背后的思考。
 
大一上来到暨南大学,开始参加社团,在社团生活里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伙伴;忙碌的身影里是我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未来我的归宿是什么”。我在课堂里找不到答案,我在大一下加入师兄的创业公司,在那种相对校园更为孤立的环境里去探索,幸得两个奖项作为付出的见证。但我觉得世界还很大,我在大一暑期参与了咨询实习,在业余时间作为志愿者协助举办金湾迷你马拉松比赛。
 
大二上回归课堂学习。走出去又走回来,想必是明白了点什么?因为基于之前的经历,我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我的专业金融学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接着寒假做了审计实习后,突然意识到后四分之三辈子都得工作了。探索自己喜欢的工作、有意义的工作还是比较重要的。考虑到我之前是一个比较天马行空的人,有很多想法,却未有结果。以“想法落地、变得靠谱”为导向,我开始沉下心,接触编程,“用数据说话”(引申王森教授)。意外的发现计算机和金融结合也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性,因而也开始考虑读研究生,心想多读一年书也无妨。此外也开始意识到绩点的重要性,当然整体上大二也还是在探索阶段:参与管理和运营金融俱乐部,大二下通过FRM考试,组建量化交易社团、数模编程等。
 
转瞬来到大三,我的性格开始变得更加沉稳。大三这一年过得十分辛苦。大三伊始,从海南度假回校后,我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如下:大三上自学编程,为寒假实习和暑期实习做准备;大三下快速过托福和GRE;申请哥大交换,前后花了六个月时间;跨院辅修电气院数学课。最终数学加三门专业课四个第一。前两年的经历也让我学会接受挑战和默默承受。然而莫忽略家人不遗余力的支持,师长的指点,舍友的陪伴,朋友的鼓励,这才是这段旅程里的动力来源。
 
一晃来到大四。目前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主要学了两门计算机课和一门统计系的课程,每一份作业经常花去我十几个小时,有一门计算机课程的作业经常要花去我一周的时间。但每次绝望的时刻会让自己下一次相对从容。感谢在哥大遇到的热心前辈,在国内远程帮我复习高数的小伙伴。
 
780972920263068546_副本.jpg
 
时光荏苒,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五味杂陈,但内心是富足和感恩的。感恩所有的经历仿佛都前后相连:家人用了一个小时不到便同意我去哥大学习,这是家人对我前两年下来积累的判断力、执行力和独当一面的肯定;我也感觉自己是幸运的:相比很多在大一目标便十分清晰的小伙伴,我走出的路可以说十分的蜿蜒了。用一段文艺的话来讲是“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爱过的人和看过的书
 
暨南大学和国际商学院给了我精彩的生活、难忘的往事。脑海中无数次闪过毕业的时刻,有时眼角竟也会泛起泪花。感谢在这里遇到的人和事。
 
以下是总结给师弟师妹的几点建议:
 
一、多多交流:大一相比高三,会突然经历一个选择或者观点暴增的阶段:多、杂、迷茫等。多去和师兄师姐交流,或者自己去体会。(但也许会像我一样走比较远的路)。篇幅有限,站在我的角度,我选择再次强调绩点。社会终有运行规律,而规律在千百年里并未发生多大改变。绩点能带给师弟师妹的其实蛮多:比如国奖,只要某一天做个国奖梦,平时好好听讲、复习周好好复习、多去图书馆基本就稳了;除了绩点也要多多探索和思考其他。
 
二、参与社会实践:多走出象牙塔。即使受到客观条件约束,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创造条件,参与实习。实习是对自身性格的重塑,褪去书生气的一个过程;多和师兄、师姐交流和联系。文化和校风需要一代代人传承才会延续下去。
 
三、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可以是一种意义了。